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中出现的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什么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治疗?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菏泽市立医院,听菏泽市立医院血液内科主治医师王舒莉讲解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
缺铁性贫血,简单的说就是身体缺乏铁这种造血原料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的一种贫血。形成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偏食、挑食,不吃含铁的食物,导致食物中摄入铁含量不够;青年女性妊娠期、哺乳期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铁需求量增加,但是摄入的铁不足,最终导致身体缺铁;月经量过多,痔疮出血过多,导致铁丢失过多;以及喝浓茶影响的铁吸收,导致身体缺铁。
王舒莉介绍,儿童、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良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改善饮食;月经多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看妇科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绿叶蔬菜。另外增加从食物中摄取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食用铁强化食物(尤其适合婴幼儿),铁强化食物中的铁以富马酸亚铁为优。生育期女性可补充铁元素 60 mg/日,0-5 岁儿童每日补铁量为 2 mg/kg,5-12 岁儿童每日补铁量为 30 mg。
除日常调理外,缺铁性贫血患者还可进行补铁治疗。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宜选用二价铁(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口服铁剂进行治疗时还应根据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等水平估计补铁治疗剂量。治疗的目的不仅要纠正缺铁性贫血,还应补足已经耗竭的储存铁;胃肠不能吸收,或需要快速补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静脉或肌注补铁治疗。临床上可供静脉注射的铁剂有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